顯示具有 思我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思我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贏是可能的、輸是必然的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裡面有一句話
贏是可能的、輸是必然的;贏回來,是辦不到的。

前兩句話相反也是通的
也就是可以改成[輸是可能的,贏是必然的]
簡單的說就是輸贏都是一半一半
有虧有賺這就是投資要接受的地方
不過一般人都只想到獲利的部份
所以科斯托蘭尼才會刻意強調虧損的部份
當你了解到獲利只是一種機率
而虧損是一定會碰到的結果
那麼你對交易就會有更成熟的體悟
.
另外,
許多人在虧損之後
總是有一種想法
就是想要[贏回來]
這種想法有兩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
第一、發生的虧損已經是過去的事實
若有這種贏回來的想法
就無法邁向未來
那麼是會被過去的虧損所綁住的
.
第二、贏回來表示你的願望就是"回本"
那麼你盡最大的努力之後
也無法獲利
要直接把目標放在資產的永續成長
那麼"回本"對你來說
就只是小菜一碟了

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生命與金錢

這是事實,身體狀況每日愈下,資產明顯是呈「空」的下降走勢,不但損失有形的財富,才損及無形但更珍貴的身體,時間的耗費與心靈的戕害更是無可挽回。

需要當機立斷,低頭認錯,願意承當後果,過更儉樸清淡的生活。快樂與幸福只需要一點點基本的開銷,要擁有快樂的家,我只缺「心」和「愛」。

2012年2月16日 星期四

凱基證 新感想

外資開始轉買為賣,股價開始回檔,
  • 一開始念頭:短線客獲利下車
  • 進接想法:大戶洗盤
感想:
  • 股市中確實有人可以獲利,但過程都很辛苦驚險。
  • 心中似乎對存在一種合適我的「十拿九穩」勝戰法則愈來愈有信心。

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股災頻傳,基金該停扣嗎?

~心有同感 分享 之~
   
股災頻傳,基金該停扣嗎?

全球股市近期暴漲暴跌,有些股票型基金的淨值甚至單日跌幅可達10%,比大盤跌得還凶。
我發現這類型基金,多數集中在「產業型基金」,這些基金淨值大幅波動主要有2個原因
1.國外股市對個股沒有漲跌幅限制。
2.產業型基金的波動度(即標準差)本來就比較高。

正因為如此,一旦股市反彈,這類基金反彈的漲幅也將會可觀。不過,我認為,在歐債危機沒有真正解除前,
這類基金淨值劇烈波動的情形還會持續下去,投資人要有心理準備。
另外,我最近還發現,投資人的情緒已經從8月的「坐懷不亂」,到現在變得「鼓譟不安」,有愈來愈多的投資人問我:定時定額要不要先停扣?
投資股票型(或是產業型)基金虧了這麼多錢,要不要先賣一半?還是,要不要把資金轉移到保守型的商品?

面對這些問題,我的回答是:
1.如果現在停扣,可以讓你心裡好過,那就先暫停扣款吧。
不過,我要事先聲明,現在停扣的人,很可能在12年後,會後悔當初為什麼要停扣,所以我總是希望投資人一定要忍住、不要停扣。
雖然事後才會知道結果,但根據我過去的投資經驗,只要能撐過去,未來轉虧為盈的可能性會很高。但針對那些如果不停扣,
日子會過得很鬱悶的人,那就回歸人性,先停扣吧。
只是在做決定前,請先思考,為什麼要停扣?是因為錢不夠,還是害怕股市繼續跌?如果是錢不夠,
代表投資前資產配置沒做好,也就是財力不夠。如果是因為害怕,則代表無法忍受市場出現大跌的可能性,也就是耐力不夠
因此,如果你「財力夠」、「耐力也夠」,碰到股市大跌根本就不該害怕,也就不會有停扣的想法。

2.如果決定停扣,請記得就把基金贖回,停損出場吧!不要「只停扣卻不贖回」。
為什麼?因為一般人停扣,就是認為市場會繼續跌,如果只是停扣不贖回,那麼之前扣的錢,豈不是會跌更多?
如果又沒有能力去加碼攤平,以後豈不是會套更久?因此如果你只是單純停扣卻未做贖回基金的動作,其實是違背你目前的邏輯。
我建議,如果真的決定停扣,不管當時基金績效如何,乾脆停損賣出,一了百了,不要留一個禍根在那兒。
不然停扣之後,如果市場真的繼續下跌(這不就是你目前想停扣的想法嗎?),只會讓你愈跌心愈痛,會持續放大不愉快的投資經驗和感覺。

3.停損之後,請保留現金或轉作定存,切勿躁進。
既然之前都決定停損了,就代表不看好未來市場表現,可以先保留現金等時機好轉後再進場,如果擔心會把錢花到別的用途,
也可以先拿去銀行定存,等真的要開始投資時,至少還可拿回本金,加上些許利息。
當然如果是沉得住氣的投資人,就請繼續定時定額,但也不用特意加碼了。因為市場變化快速,很可能來不及去調整加碼的時間和幅度
所以之前沒加碼的人,也不用急於一時,維持住原來的定時定額就好,把多餘的資金留起來,觀察後續歐債的發展,再行應變。

至於要不要把錢轉換到較為保守的標的,像是平衡型或是公債型的基金?
我認為,如果股市這2年真的由多頭轉為空頭,現在換標的的投資人,也許虧損會相對較輕,只是,如果市場一旦出現反彈,
前述保守型基金的報酬率不可能太突出。因此,要不要換基金比較建議用在單筆投資上,等股市止穩後,再轉回到股票型基金。
但如果是定時定額投資,這樣的操作、轉換,將可能因為沒有買在低點,難以發揮攤平成本的效果

舉例來說,假設定時定額不轉換也不停扣,106日買進目前國內已核備的某檔礦業基金的價位是60.14美元,比96日的71.08美元低15.39%
等於是用便宜15%的成本來買進。所以我還是認為,若是定時定額投資產業型基金當股市持續走跌時應是持續買進而不是轉換到保守型基金
回到剛剛那個問題,接下來的投資到底要不要保守一點,我覺得最好先問自己:未來2年,你想在投資的心情上要平穩一點、
但可能少賺一點或少賠一點,這樣就好?還是你願意忍受市場波動的痛苦,然後有機會大賺一筆,開心出場?
若是前者,你可以保守操作,若是後者,就持續扣款吧!
低點不停扣,轉虧為盈機會大
標準差:
標準差是統計學表示分散程度的觀念現已廣泛運用在股票及共同基金投資風險的衡量上,
主要是根據基金淨值於一段時間內的波動情況計算而來。一般而言,標準差愈大,表示淨值的漲跌較劇烈,風險程度也較大

 
*******************************
 
彰化銀行        大直分行
財富管理顧問    高嘉伶
TEL:(02)2533-7861分機1220
手機:0926-668-295
台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89號
E-mail:chb116238@ms4.chb.com.tw
 
*******************************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華亞科 跌深反彈

剛買五張華亞科,忽然想到「跌深反彈」這事並不單純:

  • 跌深時交易冷清,要拉抬很容易。
  • 拉出量後再倒貨會讓搶短的氣結、套牢的更悲哀。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還要準備多久?

眼看民國百年第一季即將成為過去式,投資生涯本質沒有絲毫改善,感覺時間巨輪龐大影子愈來愈靠近身子,那沈重壓力與黑暗壓頂讓人有難言的苦痛,好在堅持到一個臨界點,過去了就是全新的時空,「失敗」是中年男子最恐懼的事,以前埋頭苦幹,不擔心失敗這種東西,如今依舊埋首苦幹,失敗卻如影隨形。

冷靜回顧每日在辦公室寶貴光陰浪費在哪裡:

  • 點東點西,看這股、看那股。
    • 結果:對個股資訊都沒有充分掌握,就算看過的資訊也很快忘記。
    • 結果:如果做了買賣動作,都是糊里糊塗的決定,也完全沒有策略目標的思維。
  • 盯著持股變動,心理上上下下。
    • 結果:什麼事也沒做。
    • 結果:如果殺低加碼,愈套愈多。
  • 檢閱新資訊,包括UDN電子報、永豐寄來推薦訊息。
    • 結果:沒有一日能夠完全看完,事實上都離看完差很遠。
    • 結果:看過訊息都無法形成較明確的投資策略因子。
    • 結果:零零碎碎資訊,塞爆大腦,導致腦殘惡化。
以上幾項就是清楚的描述,歲月就是這樣耗掉,自信就是這樣磨損。要翻身只有一個方法,跟拉大股市距離,抓回寶貴時間,淨化腦袋環境,忘掉賺錢短視,認真滋養自己,勇敢面對恐懼

我做得到嗎?當然。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市場的學徒第一年回顧

在寫一年回之際,恰逢友人轉旺、吾人續衰強烈對比,心情額外顯的落寞與感傷。一年來投入相當大的心力、時間、跟體力,收穫卻是苦不堪言,幾乎沒有可以自我安慰之處,年過五十、個性不合的我選上這條路,真是人生極大煎熬。

雖然腦海裡竄動無數驚慌失措的念頭與感覺,但是人既然還活著,還坐在自己辦公室座椅上,勝敗乃兵家之常,捫心自問,我還要走下去嗎?
  • 走下去,但一定要有全新的視野與作法。(目標:藉由投資活動掌控人生、而不是反被市場掌控自己人生)
  • 自己弱點:記憶不好、常人弱點都還有、沒有安穩的作業環境。
  • 感謝老人家的恩賜,給我資金,無生活經濟壓力。
  • 一年之中雖然難捱,但一直控制在損益兩平上下。
  • 諸多經驗與閱讀需要好好整理消化。
  • 絕不可評單一條件或訊息,貿然投入市場。下單一定要慢、慢、慢。
  • 慎選買賣點,積少成多,小虧大贏。

2010年11月9日 星期二

第一年見習最後六十天記

2010-12-21(二)
這幾天許氏投資兩檔鋼鐵,都飆悍,自己重壓一陣子的美亞卻不漲反跌,無論許氏是如何挑這兩檔,自己又是如何挑上美亞,整個感覺很嘔。深深感受到自己不適合這種地方,沒有那種SENSE,卻有所有人性共有的弱點,唉,這裡真是非常不開心的地方。

2010-12-17(五)
今天幾檔都開高走低,有拉高出貨跡象,年關將近,許多大戶又在落代為安囉。

2010-12-16(四)
股市每天都風吹草動,眾說紛紜,歐盟債信、美國印鈔票、中國壓通澎,但無論如何,資金一旦放入任何單股、基金,視線似乎被扭曲限制,如何鍛就「人在其中、心在化外」呢?眼力確實已經大不如前,無法大量閱讀,年關將近,如何劃下最後結論呢?

2010-12-09(四)
選後加上十二月年底行情,像急驚風,一些中小型股近二週漲勢驚人,主力照顧的小股更是嚇嚇叫,這種波段沒賺到真是遺憾。年底至明年春天(四月前)沒有財報公布,是大家作夢的時機,不可錯過(蔡明張)

2010-12-08(三)
不希望再把時間花在盯盤,這種極近距離的作法對我全然是種「浪費生命」。世界各個「金融」角落都無時無刻在變動,如果沒有一種穩定航行的能力,反而每天都在奮力抵抗波瀾,想睜大眼睛在濃霧中看四周遠方,如果無法順勢而行,則我必很快累死在金融海浪之中。

2010-12-06(一)
選後台股激情演出。黃金急跌又急拉。每天都有消息。一切就等著解套,從新開始。

2010-11-17(三)
最近對「當沖客」很有感覺(美亞為例),那些高檔留「常下影線」的很可能就是當天當沖客的傑作。上週四尾盤韓股暴跌,隔天中股、亞股跟著跌,全球原物料、黃金跟著暴跌,美金止跌回升,昨天忽然又出現愛爾蘭金融危機,這種驚聳轉變今年五月希臘風暴已經嘗過,今天印出資料好好複習一下。

2010-11-10(三)
資金解套遙遙無期,偶有佳作時(如今天的仆峰),會忘情的想加碼,危機意識頓時打開守門,多日鬱卒忽然離我遠去,但這種「心情起伏」,無論是洗是悲,都是要不得的,任何「喜」、「悲」都只該發生在「目標」與「策略」的檢驗點上。

世局詭譎多變,一人作戰依舊是不變的事實,精神壓力持續緊繃也是不變的狀態,想要多些快活的需求與日遽增,給自己未來方向找到一個「答案」與「明燈」該差不多是時候了,這信念來自於清楚自己無日懈怠的持續努力與堅持,雖然苦不堪言,但是沒有忘計一開始「追求實現夢想」的熱切,即便只剩下最後一口氣,當時那個「夢想的人」依舊存在吾心,是的,這是不變的真理。。

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重跌的啟發

大盤08/25重跌二百多跌,成交量超過一千六百億。持股淨值慘跌3%,心情並未受太大影響,倒是很多自省。如今無關大盤漲跌,持股淨值都是緩步縮水,看盤也毫無頭緒,功課也愈做愈少。最近看到更多不同專家早說過「無人可以預知大盤走勢」,檢視一下常看的徐源波、王煥昌(竟然說自己既然看錯盤就承認自己是狗熊)事先都毫無任何警告,而且都積極做多,滿手股票,股市大跌後徐依舊事不關己模樣輕鬆解盤,王則反手做空繼續扮演雙巴王角色,事實上外資離十多日賣超,融資券卻與日遽增,八千屢攻不過,都是明顯「氣氛不對」,許多投顧言之責鑿鑿五都大選政府必護盤,已有幾次這種教訓,「政治效應」不是助漲就是助跌,必須聞出法人正確意圖,助漲時只有某些類股會被拉抬,助跌時則是全面下跌。

助漲、助跌真正原因實在都不重要,但唯一不變的是主力做多或做少是絕對的關鍵原因,而這力道「細心」觀盤(日K線、價量分析)就可以看出七、八分。

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政治與股市 - 長榮航、鴻海

這週二(20)發生航運班次大烏龍事件、週三(21)鴻海開記者會揚言回不了台,兩個大利空事件,股價都抗跌還大漲,實在是很值得深入思考與體會的活案例。

思考:

  • 此類事件或訊息發動或發佈前,主事者都早已知道,而且都是「按計畫進行」的行為,股市這部分的因應措施早已「準備就位」。
  • 今後任何這種重大事件,都應直接切入思考「主事者」或「關係人」真正的「意圖」是什麼。這絕對是在股市生存必要的自我「訓練」。

航空事件:



鴻海事件:


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

區間操作 獲利要入袋

四月終於在今天結束,也很辛苦的保住獲利的目標,約十五萬,但這目標很早就達成,最佳狀態還有三十多萬的獲利,但自己的進出步伐跟大盤沒有同調,所已經常看到「財增」、「財滅」,每天大起、大落,嚐盡「虛驚」與「虛喜」。

原來目前是「盤整」期,在區間震盪徘徊,如果我不進進出出,那到頭來好的話是「原地踏步」,較符合人性的話下場一定是「賠錢出場」。

所以,五月操作原則如下:

  • 獲利3~5%就出場。
  • 虧損2~3%就出場。

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追高殺低 與 賣高買低

昨晚美股大跌,一早就戰戰兢兢等著被「修理」,這種恐慌一再反映一個狀況,那就是「獲利太差」、「虧怕了」。

上週一跟長黑K棒,一口氣賣出持股,少賺近三十萬,很快才三天就陸續買進新股,又到八成水位,卻反而小賠。早上王可立又在大力吹噓集盛、台光電(近日飆股),並誇說上銀前天最高點就賣光,昨天亮麗財報公布後幾乎打到跌停,這檔我反而轉盈為虧。說真的:「實在很火」。之前瑞軒也虧將近十萬,都是買進後就莫名其妙的弱,而且王可立也忽然不再講這股。

聽信投顧,真的一直討不到便宜,反倒損失慘重。已經檢討很多次了,難道還看不初期中緣故?

問題是:「心中無定見,所以隨波逐流。」說要做功課,還真不知要看哪裡好。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市場大波動該怎麼應變?

今天(04-19) 昨天台股因高盛事件大跌二百多點,去年至今已經歷經幾次這種「股市急跌」事件,每次都是不知所措,早上、下午各給宋先生一次電話,早上他說「汰弱留強」,下午他說「再觀望兩天」。聊到資產股,他們業界早在去年初就已經介入,他提到瞭解這幾檔資產股已經二十年了,被低估或已經反應完畢都一清二楚,實在讓人心寒(或者說嚮往),我一個人不可能有這種十拿九穩的可靠訊息啊!

今天在王煥昌一通全面退場、正式多空異位電話後,幾乎馬上賣掉全部持股,只想保持四月轉虧為贏這簡單的目標。本來心生「放空」的想法,宋先生問:「理由是什麼?」真的是沒有什麼理由啊!!!!

談到國巨,宋先生說離目標價已經差不多了,而且前兩天出大量,言下之意,上週五該是出脫的時候,「唉」,一來一往之間,我少賺了十多萬(好在不是虧了十多萬),每一個經驗都是「錢」啊。


(04-21 昨天每股又漲回七十多點,今天勢必台股要反彈,面對這情況,心情勢必又要被「惋惜」情緒干擾,明知昨天出脫是必要的「自保」,今天股市漲,就覺得「賣太快」,股市跌,就覺得「賺到了」,股市真的是「修煉正果」的地方,願早日做到「一心不亂 按部就班」的境界,不再有高低起伏,只有理性分析與研判,錯誤與正確都跟「情緒」無關,不取預期以上的獲利,不失最大風險的虧損。


(04-22) 一連兩天股市強力反彈,已回補過了前天大黑棒一半位置,眼看台面上紅通通一片,王煥昌今早又一通電話買進3003(一樣是急速拉近漲停股),昨天才講一日英雄不是真英雄,今天不得不低頭,股市實在變化難測,K棒分析永遠只能做參考,不是絕對的指標。早上王可立說他做投顧後,朋友都不再交了,覺得這工作很沒地位,因為市面上投顧太多是騙子,這席話聽來令人頗感欷噓啊。


今日大盤 框框區是持股陸續出貨時間

矽品


國巨

瑞軒

聯強

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

股市裡有靈魂嗎?

早上跟劭軒談工作與興趣,想到均逢與COCO,再次拜訪他們的網站,好豐富的人文與現代資訊與反省,回過來想,自己浸淫在股市裡實在很血腥,這裡絕對沒有人跟人之間的關懷,只有我虞爾詐、你輸我賺或我輸你賺,難怪常覺得不大舒服。


最近常看到 TED 演講的網站, 裡面還有我感興趣的嗎?



年輕時,聽演講,就是常覺得很有「收穫」,現在聽演講常覺得「懷疑」,怎麼會有這麼大不同呢?現在少了很多樂趣喔。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能不看盤是最操作高境界

昨天外資忽然買超二百億(跟央行打炒匯熱情動作有關),大盤漲150多點,我人卻在苗栗,今天大盤漲50-60多點,我人在辦公室,兩天交易量都超過1200億,兩天我都心冷冷的。緊張、期盼、苦惱與天人交戰都跟往常一樣,只是「幅度」小很多。

我相信今後如果能夠不再被五花八門的飆股訊息打亂心境,那我就成功一大半了。
如果能夠不再開機,自在唸書,閉目養神,那我就絕對成功了。

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

自由自在 海闊天空 掌握目標

已經有近半年的股海苦鍊生涯,嚐到許多苦楚,都是自己「貪、嗔、痴」的後果,如今逐漸心理有了譜,慢慢看清楚了所處的原生草莽環境,領悟如下的道理:

  • 每天盯盤、滑鼠點來點去,卻沒有什麼收穫,甚至覺得心煩氣躁,那就是自己在浪費時間,嚴重顯示自己又亂了分寸、失去方向
  • 如果對任何持股的由來、預期、檢核點、相關股有所不清楚,那就是該再次溫故知新的時候
  • 務必每天自省「功夫是否又有精進、理解是否又有驗證」。
  • 感受自己的心情,如果過於緊張,就要放下腳步,讓身心有所休息
  • 幾千檔股票,不要通通覬覦,只需要關心自己鎖定的對象,就像大海滾滾,我只需取一瓢。目標正確,少數幾檔,就可以讓自己脫離目前茫然狀態,帶領自己邁向光明前景。確實,一點通,就是點點通

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目前修練最重要課題

出手前一定要深思熟慮(出手理由、目標位置)

持股檔數要少(要有足夠時間關照)

平日都看書、多研究、多觀盤、多思考

看錯馬上認輸(只容許小虧、大贏)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做空血淚經驗

做空(或以為可以嘎空)的錯誤原因:

  • 王曈前天說 6147 頎邦融資跟融券一樣多(融券比近100%),有嘎空條件。一聽我就跳下去買,當天就被套在高點。
  • 王曈傳真稿列出幾檔可以放空標的,我選了三檔,02/26起開始放空,通通賠(而且資金被卡住)。
  • 王煥昌放空遠雄,大賠。
  • 去年也是聽王曈恐嚇太陽能言論,胡亂大舉放空多檔太陽能,把全年獲利幾乎一口氣全部陪光。

做空的錯誤經驗

  • 做空比做多難上加難。
  • 好好K書,研究過去的軌跡吧。
  • 為何股票在悄悄跌的時候,都沒注意?一旦注意,跳下去空它,它就開始嘎空?

發佈文章

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心驚膽跳 呼吸困難 操作心得 抓TEMPLE 搞身體

心驚膽跳 呼吸困難

八個字就是貼切的描述,持股檔數愈來愈多,快要失控,類似去年底放空時失控的情境,最近是該做個了斷的時候。

讓一切可以從新來過。

現在流的血、受的痛,要能夠清清楚楚的刻畫在學習歷程的石板上。

終有一天,我要回來給它行禮,感謝它的發生,給我後來的成就。

操作心得
  • 務必慎選消息(不可再隨性聽到一則消息就"見獵心喜、異想天開、忘記陷阱與恐懼",魯莽下單)
  • 目前仍在學習摸索階段,不可操短線,應學習波段操作心法,先求穩健獲利
  • 應該認真學習產業面與相關個股。
  • 尋找標的物時,做好功課,務必回顧與掌握近年來該股的走勢習性
TEMPLE
  • 若能看出大盤、個股內在的TEMPLE,隨之起舞(以小博大,只可順勢,若逆勢而為,彷若以卵擊石),就是勝利在握的股市操作者。
 搞身體
  • 最近五十肩有復發現象,錢沒賺到(還倒虧),身體卻明顯搞差了,得花點力氣在搞好身體,有好的身心狀態,才可能穩健明快的與股市共起舞。

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

權證之路(第一回)

上週開始接觸權證,市面上書籍很少,網路上的訊息的也不多。權證確實讓然感覺是「以小博大」的工具,這幾天操作起來似乎也是如此,賺的多、虧的少。

但權證這小市場可能更是詭譎封閉,幾百張就是大戶,其中必有更「明顯」的操作痕跡。但話說回來,大戶不會有閒搞這小錢,所以應該是券商跟幾百位散戶在玩而已。券商既然有造市的絕對責任,在存續時間尾聲前,一定會維繫一定合理程度的價格變動,所以只要掌握住這工具的特性,或許有比操作現股更大的獲利空間。

存在問題:
  • 同一標的物,如何選出權證。
  • 一檔權證跟標的物的關係(過去、現在、未來)。
  • 價內、價外的權證要怎麼挑?跟風險的關係為何?
  • 權證與現股如何搭配?(學問大)

已知特性:
  • 反應跟標的物關連時快時慢。
  • 券商都在「造價」。
  • 需要更有效率的管理(不然會更忙,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