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知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知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7月25日 星期六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2015年2月21日 - 因此,名義上,聯邦儲備銀行由私人擁有”。他還特別指出,“聯邦儲備體系中最重要的政策機構不是理事會本身,而是公開市場委員會。公開市場委員會 ...

其他人也搜尋了以下項目

聯邦儲備系統的核心機構是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Board,簡稱美聯儲; ... 關鍵的沒說,美聯儲名字有美國聯邦的字樣,實際上美聯儲是私人機構,是個股份 ...

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陶冬:萬年QE, 流動性堰塞湖,遲早有決口的一天

萬年QE,不是沒有可能,不過必須滿足一個條件,就是沒有外力或突發事件打破央行-政府-金融市場之間流動性互倒的暫時性均衡。無論什麼原因,如果通脹出現,央行就無法無底線地印鈔票。如果極端政客上台,政府未必能維持目前QE光幫富人的支持。在估值十分進取的資本市場,出現黑天鵝事件的機會也是比較大的。筆者認為,QE政策是進去容易出來難,央行或許會作一些樣子收收水,不過主動全面地退出QE的機會不大,如果經濟形勢逆轉,不排除有其它國家新加入QE陣營。但是QE的平衡,充其量是弱平衡,從經濟增長內在動力和資產估值水平上看也許根本未算平衡。由於金融中介功能弱化,QE所制造出的流動性,並未能進入到實體經濟,只是制造出一個流動性的堰塞湖,繁榮了湖邊的金融資產價格
  文章:陶冬:萬年QE
  來源:陶冬先生個人博客
  作者:瑞士信貸 陶冬
  八月底在美國懷俄明州JacksonHole召開了聯儲年會,本屆年會的主題是「構築可持續的未來貨幣政策框架」,但是會議的焦點被主席耶倫的利率宣示所裹挾,媒體報道充斥著「近月重回漸進式加息是適合的」,整個市場都在猜測加息的時間點。看見未來貨幣政策框架的會議主題被加息新聞所沖淡,相信耶倫一定高興,因為她根本沒有一個框架,沒有一個在中期回歸正常貨幣環境的可行計劃。
  盡管公開市場委員會有很大的可能在未來數月加息,明年估計還會有一兩次加息,耶倫的言論證實了美國貨幣當局在可預見的未來沒有計劃將政策利率推回到3.5-4%的正常水平。一旦經濟走勢逆轉,聯儲會毫不猶豫地再次降息,非常措施QE正在常態化, 即所謂QE forever(萬年QE)。
  今年以來,關於QE失效的聲音此起彼伏,觀點由民間經濟學家群中蔓延到政府內部,本次年會也屢屢聽到,1)QE政策接近彈盡糧絕,2)QE政策未能幫助到實體經濟。這是重新構思可持續的政策框架成為JacksonHole年會主題的主要原因。但是短期政策的變化和預期,稀釋了對中長期貨幣框架的關注。QE從金融危機中的權宜之計,變成了政策常態;超寬松貨幣環境並未刺激起投資,但帶來了資產價格的暴漲;零利率甚至負利率威脅著儲蓄這個現代資本主義的基石,也威脅著銀行、保險等行業的穩定;日本歐洲央行在大量收購國債之後,均面臨無債可買的窘境,英國亦見到類似的窘境。央行迫切需要重新審視長期的貨幣金融架構,審視自己提出的政策目標(通脹、增長)在今天是否合理。
  然而,各國貨幣當局根本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放棄目前的寬松政策,去追求一個可持續的有效率的新政策框架。新的貨幣框架出現的前提,是經濟真正企穩,增長不再靠貨幣幻影來打造。唯有體制改革和制度改新,才能令經濟得到真正的增長動力,走出危機。但是改革與改新,勢必觸動既得利益,勢必掀起更大的選民風暴,於是那些靠承諾改革上台的政客,最終又兜回到刺激政策老路。這些年喊出「變化」口號的政治家很多,真正落到實地、干成實事的就鳳毛麟角了。全世界兜來兜去都是貨幣寬松政策,等到實在做不下去了,換種形式又繼續寬松。
  日本銀行已經買下政府三分之一的國債,剩下的JGB多握在銀行、保險公司手中作為資本金,金融機構很難將剩余的債券釋放到市場上,國債變得買無可買。日本銀行想出了購買ETF、公司債,甚至外國債券等變通方法,繼續實施QQE政策。為了支持安倍新的經濟刺激措施,日本政府可能推出永續債,日本銀行也會毫不猶豫地買下技術上已經破產了的政府的債券,並允許其不斷續借。QE攤子越鋪越大,政策力度越來越強,央行們想的不是如何退出,而是怎樣加碼。如同電影紅舞鞋,一旦穿上了QE這對舞鞋,芭蕾舞就只能不停地跳下去,直至崩潰。
  凡藥三分毒,QE政策也有其副作用。
  首先,QE扭曲了資本的價格信號,人為干預了資產的供求。歐洲的債市、美國的股市、中國的房市,都是流動性過度發行之下的資產價格膨脹,其結果是企業寧可發債回購股票也不做投資,老百姓離棄銀行資金狂炒房子。金融投資的瘋狂和實體投資的凋敝,實際上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全球范圍內資金「離實入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本的價格信號扭曲了,錯誤主要不在炒作的資金,而在央行的QE政策。
  其次,動搖了儲蓄根基,弱化了金融業的資本金。現代資本主義是建立在儲蓄和投資兩塊基石之上的。雷曼危機動搖了投資基石,無論央行如何用盡洪荒之力,企業投資迄今未能康復。央行QE之下,儲蓄收益率急劇下降,許多零風險資產標的更見負利率。負利率嚴重侵蝕著銀行賴以為生的息差;零收益讓退休年金、保險業務入不敷出;超低儲蓄利率,將資金擠出銀行,攀爬風險曲線以求回報。這幾個領域中任何一個出事,都應該比起2008年投資銀行危機更震撼、沖擊面更廣。
  萬年QE,不是沒有可能,不過必須滿足一個條件,就是沒有外力或突發事件打破央行-政府-金融市場之間流動性互倒的暫時性均衡。無論什麼原因,如果通脹出現,央行就無法無底線地印鈔票。如果極端政客上台,政府未必能維持目前QE光幫富人的支持。在估值十分進取的資本市場,出現黑天鵝事件的機會也是比較大的。筆者認為,QE政策是進去容易出來難,央行或許會作一些樣子收收水,不過主動全面地退出QE的機會不大,如果經濟形勢逆轉,不排除有其它國家新加入QE陣營。但是QE的平衡,充其量是弱平衡,從經濟增長內在動力和資產估值水平上看也許根本未算平衡。由於金融中介功能弱化,QE所制造出的流動性,並未能進入到實體經濟,只是制造出一個流動性的堰塞湖,繁榮了湖邊的金融資產價格。
  是堰塞湖,就有決口的一天。
  注意:現在公眾號有置頂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點開「金羊毛工作坊」公眾號,點「置頂公眾號」鍵,就可以將我們置頂了。這樣,您就可以第一時間發現我們哦~

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股市免費資訊網頁

一、即時股價查詢
國際匯市現況….全球股市指數(精業) ....網宇報價(大東證券)….即時行情(北城證券) …
.即時行情(信隆證券)….智富網
二、股市晨訊(開盤日AM9:00 前)
三、盤後分析(開盤日PM 3:00 後)
Quote123(美股)….矽谷時報(美股)….
四、每日資訊
……...證券交易所資訊(收盤價,資券表)…. OTC交易所資訊(收盤價,資券表,外資買賣超)
五、週盤勢分析
六、月刊
七、基本面查詢
八、技術線圖查詢
九、未上市股查詢
十、與股友探討
十一、投資競賽
十二、基金
十三、同類型網站
十四、下單買賣
十五、免費或折扣商品區

提供免費網頁空間:..HELLO….八爪魚城市….蕃薯藤….XOOM(美)

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雞蛋理論

https://m.life.com.tw/?app=view&no=169447
二○○八年金融海嘯期間,雅雯重押聯詠,最後在加權指數崩跌至四千多點時忍痛認賠賣出,虧損高達五百萬元,可說是她投資股票以來最慘烈的一次戰役。這五百萬元的虧損,讓她學到一件事:股票投資不能當低頭族,要常常抬頭眺望大勢多空,才會大贏!
看懂多空大勢 股票投資已贏一半
出手時機 「雞蛋理論」教你分辨牛市、熊市
文 / 謝富旭 / 今周刊   926期
已逝世的德國股神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éKostolany)曾說:「在牛市中,即使是最差的投資人也能賺到一些錢;在熊市中,即使挑到好股票,也賺不到錢。因此,投資者應最看重的是趨勢,其次,才是選股。」

科斯托蘭尼的這句話,雅雯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參透,甚至付出了五百萬新台幣的學費才有所體悟。

二○○八年金融海嘯,眼看著自己重押的聯詠,從買進成本一六○元左右價位一路如溜滑梯般重挫,當時雅雯不斷自我打氣:「我是巴菲特、我是巴菲特!」然而,在加權指數連四千點關卡都岌岌可危時,市場氣氛宛如世界末日到來,雅雯心中的「巴菲特防線」也全面潰堤。

她忍痛賣在六十幾元。「一張虧了逾十萬元,五十張,總計五百多萬元,不僅○七年在股市賺的二百萬元全部吐回去,我縮衣節食、斤斤計較,在○六至○八年厲行記帳所省下的辛苦錢,也全部付諸東流。」她不堪回首地說。

雅雯檢討,之所以在金融海嘯慘賠,主要原因在於不了解自己。「我欣賞巴菲特,不等於我一定要把巴菲特當模仿對象,況且,自己的資金實力與心性修煉,就算要模仿巴菲特,也未必模仿得來!」

注意市場趨勢,順勢投資即可

雅 雯學習到,市場巨大的波動趨勢,有如海邊潮汐,強湧強溯。一個成功的投資人,應當密切注意市場的巨大趨勢,順勢而動。「這就像是站在海邊,」她微微一笑, 「漲潮了,你就下海衝浪;潮落了,」雅雯攤開雙手說,「你就回到岸邊,雙手叉腰。」她咕噥道。「不要一直待在海上,這樣危險。」

在鑽研科斯托蘭尼著作的過程中,接觸到他的「雞蛋理論」,讓雅雯有如獲至寶的強烈感受。

她說:「科斯托蘭尼所講的順勢投資,以及Peter Navarro的《巨波投資法》啟發我很深!」「大勢看對、行動,就能獲利。」她加強語氣說。

由 於較能掌握大盤的多空趨勢,自○九年迄今,即使經歷歐債危機台股回檔、中國經濟降溫陸股破底等空頭試煉,雅雯皆能全身而退。過去五年來,在台股中,她○九 年重押大統益(二十四元買進,四十元賣)、一○年重押正新輪胎(六十八元買,八十元以上賣)、一二年買進信義房屋(三十九元買進,五十四元賣出),皆讓她 賺到三○%至六○%不等的報酬率。去年則在大幅減碼台股部位後,將資金轉移至看好的上海A股,帳面上亦出現三%至六%不等的獲利。

其次,如果判斷大盤走空,甚至不惜大膽放空。如一一年歐債危機爆發,雅雯就曾放空友達,獲利二五%。

成交量漸增是牛市徵兆

雅雯強調:「能分辨大勢多空,股票投資就已經贏了一半!」她以科斯托蘭尼的「雞蛋理論」為基底,加上自己從技術分析書上學到的「騰落指標」,消化閱讀投資理財雜誌的報導,再配合自己的生活與投資經驗,歸納出股市多空循環運行的規則,以及適合自己的操作策略。

雅雯解釋,把「科斯托蘭尼雞蛋」從中剖為左、右兩半,基本上,股市的多頭走勢,即所謂的牛市,就是左邊;股市的空頭走勢,即熊市就是右邊。「我這個股票門外漢加上數學白癡,竟花了快三年時間才搞清楚什麼是牛、什麼是熊?」她有感而發地說。

她判斷牛、熊階段,以兩個指標最具關鍵:一個是成交量,另一個是所謂的「回歸式騰落指標」(詳見新聞辭典)。
散戶投資人如果能在牛一或熊三階段買進,等到牛三或熊一階段再賣出,即使挑股功力平平,也能賺得豐厚利潤,並規避大跌過程中帶來的心理與資金雙重壓力(詳見附圖)。

在雅雯的操作心得中,「牛一」階段的市場交易特性是:成交量低迷、大型股有起色,但散戶喜歡買的中、小型股仍欲振乏力,周遭朋友聊起股市興趣缺缺。

旅居上海十年的雅雯,看著上證指數從六千點直瀉至二千點以下,足足走了五年的空頭。近一年來,周遭即使有錢的上海朋友聊起股市仍興趣缺缺的情況下,A股卻悄 悄從底部爬升逾一○%。她從種種跡象判斷,陸股從「熊三」邁入「牛一」階段的態勢頗為明朗,於是買進四檔A股,布局中國股市新一波的牛市賺錢機會。

牛市進入「牛二」階段後,市場大部分人開始逐漸認同牛市的到來,資金流入讓成交量跟著放大,這個階段,應該抱牢股票,不要因手上股票出現一至二成的獲利就賣出。

從「牛二」進入「牛三」,市場成交量不僅顯著增加,連虧損股也化身轉機股大漲,市場大漲頻率增加,回歸騰落指標暴升至一.三以上,甚至一.五以上(上漲家數是下跌家數的一.三倍或一.五倍)。這時候,手上不管是好股或爛股皆該大幅減碼或出清。

「牛三」進入「熊一」是雅雯認為最難判斷的階段。因為按照以往經驗,不管是成交量或騰落指標皆無法精準判斷「牛三」是否真的進入「熊一」。

中小型投機股重挫恐是熊市徵兆

她建議,若股市成交量由熱轉冷,成交量顯著萎縮,大型績優股或中小型業績好的股票漲不太動,與此同時,一些業績不怎麼樣,股價偏貴的中、小型股明顯轉弱,從高點拉回逾二○%以上,當這些現象出現時就要高度警覺,最好先減碼。
最正統的判斷方法是,若大盤從前波最高點拉回幅度逾二○%,也可判斷「熊一」正式確立。

近來台股走勢,大盤從九五三二點前波高點拉回僅 三%出頭,但許多中、小型股從高點拉回二至三成卻比比皆是。代表中小型股的櫃買指數,從高點拉回的幅度最高曾達一五%;加上成交量急縮,大型股如國泰金、 台積電與鴻海業績紅火,股價卻呈利多不漲,讓雅雯頗為擔心,台股由「牛三」進入「熊一」的味道頗濃。

「熊二」則是熊市最慘烈階段,不管大股、小股,好股、爛股皆告齊跌,騰落指標往往低於○.七以下,○.五也不稀奇。這個階段,成交量反而放大了,因為大家爭先恐後地逃跑。

「熊三」階段,股市大體呈跌多漲少,但跌勢不若「熊二」慘重,許多大型績優股止跌回穩,大盤偶爾的反彈讓騰落指標逐漸回升至○.七至○.八;不過成交量反而低迷,這時反而可考慮逢低買進,少量布局。

雅雯說,只要把牛市與熊市的大方向抓對了,或許三階段的時間點有誤差,對散戶而言,已經大大提高獲利勝算。「我們在海灘低頭撿拾貝殼的同時,不要忘了要隨時抬頭留意有沒有大浪即將席捲過來,除了躲避風險,也不要錯過大浪帶來的機會!」

http://stock2012.pixnet.net/blog/post/46645914-%5B%E9%87%8F%E5%83%B9%E5%88%86%E6%9E%90%5D%E9%9B%9E%E8%9B%8B%E7%90%86%E8%AB%96,%E6%95%99%E5%AD%B8%3A%E5%AE%89%E5%BE%B7%E7%83%88%E7%A7%91%E6%96%AF%E6%89%98%E8%98%AD%E5%B0%BC,

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許慶祥:神秘的“臺灣股神”總有滿手好牌 [轉貼 2009-9-4 9:26:55]

 中新網2月4日電臺灣藝人小S的公公許慶祥,從一位付不起8000元(新臺幣,下同)房租的小鎮醫師,靠敏銳的投資嗅覺征服股海,23年間賺得百倍身家。他的成功來自刻苦練功般的培養毅力和耐心,每日花6到8小時讀書,20年如一日,和股神巴菲特挑好的股票賺時間財精神相通,堪稱是臺灣的巴菲特。

  最新一期臺灣《今周刊》刊文,對其作了介紹,摘錄如下:
  每年公布的美國《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的超級富豪,不是企業家,就是靠繼承家產致富,真正靠投資股票賺到大錢的,只有華倫.巴菲特等少數一、兩個人。
  巴菲特這一套購買優秀企業股票並長期持有,賺取時間財的投資邏輯,說起來容易,但股票市場運作了百余年的美國,才出現一位巴菲特,門坎其實很高。這套投資邏輯雖然難,但在太平洋彼端的臺灣,藝人小S的公公許慶祥,卻身體力行,從一位臺東的小鎮醫師,在二十三年間賺得百倍身價,堪稱是“臺灣版巴菲特”。
  很多人都知道結婚後的小S住在帝寶,事實上,有能力斥資兩億元以上,購置兩戶帝寶,甚至還打算加碼買第三戶的許慶祥,身價絕對不會比鄰居——康師傅董事長魏應州、力晶董事長黃崇仁等企業大老板低多少。
  發跡早:無論何時,手上一定“滿手好牌”
  年近七旬的許慶祥,身材精瘦,外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不少,說起話來語調溫和,不疾不徐,條理清晰。他說:“我買的股票,一進去就有抱三年的準備,而且一定要是未來三年中每一年獲利都成長的公司,抱了才會安心。”
  從1990年8月到來年1月海灣戰爭正式開打,惟一逆勢上漲逾倍的股票只有臺揚,萬點崩盤加上海灣戰爭,在絕大多數投資人哀鴻遍野之際,許慶祥不僅毫發無傷,資產還逆勢增加。
  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開打當天,指數大跌,即使營業員極力勸阻,但他卻在一天內加碼加到滿,後來果然如他所料,戰爭很快結束,利空出盡的臺股迅速漲升。而他觀察當時的臺灣各地,都在興建高樓大廈,永大、和成一定有前途,便大量壓註在這兩檔股票上,後來果然再度添上一場勝績。
  長抱論:持有鴻海十五年,配股配息增百倍
  1993年的鴻海市值不過四五十億元左右,從1993到2007年,歷經亞洲金融風暴、科技泡沫破滅的震蕩,臺股當中只有鴻海市值能像怪獸一樣暴增三百倍,而許慶祥壓最多的股票正是鴻海。如果當初有人投資一千萬元,經過十五年的配股配息,就算沒有增值到三十億元,也有二十億元,甚至郭臺銘曾多次在尾牙和股東會上津津樂道地說,臺東有一位醫師長抱鴻海,賺得數十億元身價,而郭臺銘口中這位醫師,正是許慶祥。
  許慶祥說,要選到具持久競爭優勢的股票,首要選CEO(執行長),因為CEO是否有前瞻性,是否高瞻遠矚和具備誠信,關系著企業的格局和高度。據他的兒子許雅鈞透露,許慶祥長期搜集CEO所說的話,再一一驗證,作為是否誠信的判斷依據;第二則是公司須具有核心競爭力,更重要的是產品還要有延伸性,像威盛只有CPU,所以成為一代拳王,聯發科除了手機基頻(Baseband)以外,還有中國大陸3G、TDS-CDMA可以發揮,還有高點可期;第三,產品是否在趨勢浪頭上,像臺達電在節能科技上紮根甚深,符合未來環保節能趨勢,就是長抱的好標的。
  渴求知:計算機零件一一拆解,鉆研產業知識
  日本“股市之神”是川銀藏說:“要在股市賺到大錢,必須勤勞地吸收經濟知識,並有驚人膽識與執行力,也必須培養高人一等的聯想力、推理力與判斷力。”在臺東當地,許慶祥被稱為“臺灣巴菲特”,正是靠長期大量閱讀與深刻的思考,訓練敏銳的景氣嗅覺,抓準社會脈動,找出潛力股。
  許慶祥能不畏震蕩,長抱鴻海十五年,靠的正是對基本面紮實深入的研究,一位友人對他敢抱、能抱的本事,有深刻體會。七、八年前,他們兩人曾同遊韓國,在旅途中不斷看老友打越洋電話,拼命加碼當時一百元出頭的鴻海,閑聊時許醫師也不吝分享心得,回臺灣後雖也跟著小買了幾張,但友人笑說“人家一路抱到高雄,我在桃園就下車了,我只賺幾成,他卻賺數倍!”有了這次經驗,最近他聽許醫師布局某一檔興櫃股票,雖然對其基本面不甚了解,但也跟著加碼了幾百張。
  直到兩年前,他認為鴻海雖跨足汽車產業,卻始終沒有具體成果,已缺乏新的成長動能,“走到午夜十二點,再好也有限!”再加上郭臺銘風花雪月的新聞不斷上報,他認為“航空母艦要轉向已經不容易,艦長卻又不專註,執行力一定會打折!”終於做出大幅減碼的決定,不過他並未出清,因為鴻海未來還有醫療保健這棵新苗,還有機會長成大樹。
   推理強:郭臺銘年終宴一句話,舉一反三找飆股
  例如,2003年郭臺銘在尾牙上說,“購並”是鴻海未來重要的成長手段,他便推斷鴻海的大成長機會來了,果然當年一連宣布芬蘭的藝模、摩托羅拉墨西哥廠、國碁電子三樁購並案,他更從購並對象中嗅出手機是鴻海集團發展重點的味道。
  許慶祥認為,搜集資料後,還要加以整合,才能轉化為有用的信息。認識二十多年的華南永昌證券臺東分公司副總林為豪說:“他總是從頂端向下看,自然看得特別清楚。”
  這位只要許醫師在臺東每天都一起散步健身的老友進一步分析,研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個性以及超強的自信,他可以觀察一檔股票兩年不出手,但一出手絕不拖泥帶水,謹慎和超強的執行力是另兩項特質。
  勤練功:維持身心皆健康,培養耐力和鎮靜
  “鎮靜、耐心、深入研究再研究,是股市長勝不敗的十一字箴言。”許慶祥說。
  許慶祥訓練自我的方式是,每天清晨四、五點,當別人還在睡夢中,他已經起床“練功”。無論人在帝寶還是在臺東老家,風雨無阻一定要練完這套“生命自救功”,閉目入靜,呼吸純任自然、雙手合掌、屈膝半蹲、提肛、縮小腹,仿佛老僧入定般,一做就是半小時,一定要做到丹田發熱、汗流浹背才停。
  一般人半蹲三分鐘,腿早已酸得發抖,但他每一次至少做半個鐘頭,這樣的功夫,非得有驚人的耐心與毅力才能做到,他得意地說:“這套功夫,我教過很多人,但還沒有人做超過十分鐘!”
  雖然以長線投資為主的許慶祥幾乎每戰必勝,但還是有踢到鐵板的時候。去年他最大的虧損來自最高持股三千五百多張,還曾名列前十大股東的沛鑫這一檔股票。“2008年5月12日,這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一天!”他說。
  新希望:節能與人機互動,未來布局兩重點
  許慶祥二十七歲退伍後,因付不出當時每月八千元屏東的高房租,和妻子從屏東東港來到一個月租金只要一千兩百元的後山臺東,開設“崇愛內兒科診所”,靠行醫攢到第一桶金,1994年以後更將月收入百萬元以上的診所轉租給別人,全心投資股票,賺得一輩子行醫賺不到的財富。
  雖然在海島型經濟的臺灣,很難找到真正符合巴菲特選股原則的股票,但許慶祥“著重成長性”、“賺時間財”、“基本面未改變前絕不輕易賣出”的精神,卻和巴菲特相通。他的成功證明走正道、不走快捷方式,買公司體質好的股票長抱,真的可以成為超級大富翁。
-----------------------------------------------------------
█許慶祥23年大賺百倍的歷程
75~77年
東元(1504) 40至50元進場,100元以上出脫
歌林(1606) 30至40元進場,70元以上出清
77~78年12月
彰銀(2801) 
一銀(2802) 100多元進場,1000~1100元出場
華銀(2803)
國壽(2805) 200至300元進場、1950元出場
79.11~80.4
臺揚(2314) 100元左右進場,210元左右出清
80.10~82
永大(1507) 150元左右進場,200元附近出場
和成(1810) 70元進場,120元以上出場
82~96
鴻海(2317) 一路長抱15年,2年前減碼
82~89
臺達電(2308) 38元進場,140元左右出清
華通(2313) 60元進場,160元左右出清
95~97.4
中鋼(2002) 25元左右進場,50元以上出場
94.2~95.7
富士康(2038.HK) 5港元進場,23港元左右出場
94~97.12
沛鑫(3413) 平均成本100多元,大虧出場
95.7~目前
中國人壽(2628.HK) 10港元加碼,目前仍持有

許慶祥投資語錄
談基本心法
 ●  絕對不要借錢買股票。
 ●  鎮靜、耐心、深入研究再研究,是在股市長勝不敗的11字箴言。
 ●  滿副好牌在手,就不怕市場震盪。
 ●  擁有足夠的知識,就能克服貪婪和恐懼的人性弱點。
談給年輕人的建議 
 ●  年輕人不要好高騖遠,借錢買股票壓力大,失去健康也失去生命。 
 ●  年輕人投身股海,早賠總比晚賠好。
談資產配置
 ●  無論行情好壞,一定至少要先預留未來3年生活的現金,才不會亂了方寸
 ●  年紀愈大,犯錯的空間愈小,要預留現金的比率就必須拉高。
 ●  資料一定要整合,才能轉化為有用的資訊。
談選股的公司 
 ●  我買的股票,一進去就有抱3年的準備,而且一定要是未來3年每一年獲利都成長 ●  選股三要訣:1.選CEO;2.公司具有核心競爭力,產品要有延伸性;3.產品是否在趨勢上。
 ●  選股就是要化繁為簡,把選股邏輯簡單化。
談抱長作短策略 
●  只要是好股票,看準長期趨勢,都可以拿部分持股抱長作短,漲上去有部位能增值,跌下來  也很開心,因為又有低價可以撿便宜。
談如何進場
 ●  第一次進場,先布局三分之一,方向看對了,再逐步加碼。
 ●  如果局勢看不太清楚,就把布局的時間拉長。
談如何出場
 ●  企業不再具有成長動能、重要經營階層離開、有新的替代技術威脅,都是基本面有疑慮的訊號,應斷然出場。談如何停損 ●  高檔停損是必要的,但相對低檔就沒必要停損。
談未來趨勢 
 ●  買中國人壽就是買中國的GDP,一直要到GDP成長趨緩,或保單普及率飽和,才是出場時機。
 ●  節能減碳和人機互動是兩大趨勢,節能科技、MEMS相關股票是可長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