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間公司的零股,成本約2萬元,每年卻能穩領數千元禮券,數百組股東會紀念品,這樣的好康,被零股達人張駿翔發現,進而發揚光大。他揪團買零股後,領紀念品再轉賣,除為小資族創造10%年報酬率,也為自己滾出百萬元年收入。
零股生意已有二百多名會員參與,每到股東會旺季,光打包紀念品就瑣碎到讓人手軟。
走進1棟不起眼的老舊辦公大樓頂樓的1間約50坪辦公室,儘管裡面只擺放3張辦公桌,但卻異常擁擠,因為其餘空間幾乎被「股東會紀念品」填滿。
民生用品 堆滿辦公室
玄關處的長木桌上擺著貼有標價的贈品:初榨橄欖油300元、碳酸飲料組合99元…儼然是間小小雜貨店,此時站在一旁、貌似雜貨店老闆的張駿翔介紹,初榨橄欖油成本不到20元、碳酸飲料組合的成本也低於40元。
同大樓的上班族,偶爾也會來張駿翔這間「雜貨店」尋寶。
長木桌旁一箱箱的紀念品,由玄關延伸進辦公室,成箱的油、米、衛生紙、鍋子等各式民生用品堆疊至天花板,整間辦公室的動線狹窄得僅容一人勉強通過,「明年肯定要租間倉庫,不然真的塞不下。」張駿翔認真地說。
雖然這些民生用品價格訂得比外頭便宜,但繭居在辦公大樓頂樓,平日真正會上門的客人,只有大樓警衛跟同棟大樓的上班族,一日頂多做成3、5筆生意。想也知道,這數量可觀的贈品不可能靠一張呆板木桌去化。
「我們偶爾會在辦公室舉辦超級特賣會,將商品下殺5折出售,當然,這樣還是無法有效去化這堆積如山的紀念品。」戴著細框眼鏡的張駿翔繼續補充,「所以,我也做廣告行銷生意,這些東西可轉手當作行銷活動的贈品。」而靠著這套「紀念品生態系」,他的年收入早已衝破百萬元。
揪團買股 手續費打折
其實,只要有投資股票,一定對公司發放的股東會紀念品不陌生,有些公司規定持有一張也就是一千股以上的股東才能領取紀念品,但多數公司就算只買一股也能領,「比如中石化,我們的投資成本才9.2元,但去年發送的股東贈品為市價149元的毛毯;另外,我們花3.6元買樂士股票,去年拿到50元的全家禮券。」張駿翔說。
在網路世界裡,張駿翔有「小富爸爸」的暱稱,會興起做這樁冷門生意的念頭,正是台灣卡債風暴席捲時,「我當時的工作是債務調解人,見到每位債務人身上欠債都是數十萬、數百萬元,心裡實在沉重又不捨,所以才會想到以零股投資的方式,讓他們用小錢換股東會發放的柴米油鹽紀念品。」
張駿翔捲起袖子自己下海先試做,2011年他以「連續5年發放股東會贈品」為條件,選擇500間公司為標的,「買下來總成本也才2萬多元。」
但魔鬼藏在細節裡,小額投資的過程超乎想像繁瑣,「當初花了好幾個月才把所有零股買齊,而且有些公司根本不會寄開會通知書給零股持有人,或者股東會可能撞期,另外,有些中南部公司的開會地點在偏僻鄉間,為領取一個贈品特地跑一趟,成本太高。」
除了交通等隱藏費用,股票玩家沒放在心上的手續費,才是這項「生意」的最大成本,「一般券商零股買賣手續費是20元,手續費都比零股貴了。」張駿翔苦笑說,「但撇開種種麻煩不計,花少少錢建置部位,接著就能每年領到上百項超值生活用品,這絕對是可做的生意!」張駿翔肯定的表示。
只是問題明擺在眼前,那就是一個人領取一樣股東會贈品,怎樣都不合算。腦子動得快的他,馬上找到解決之道,「若能揪團買零股,那麼股東會紀念品不需個別去領,可由我一人搞定,而且交易零股的手續費也可與券商談折扣。」
投資兩萬 每年領贈品
方案出爐,他開始號召親友加入體驗,而他理解一般人對不熟悉的投資會有戒心,所以總是半開玩笑的說:「哎,讓我騙2、3萬元好不好?」由於金額不是太大,加上親友隨時可監看自己戶頭的動向,也能自由賣股離開這項計畫,所以「甘願被騙」的人,從最早的十幾人,擴張到現在有200多人。
這門生意的運作是這樣的,張駿翔搞定零股買賣、股東會開會通知、領取贈品等惱人事宜,參加者則提供買零股的金額約2萬元,而參加者有2項回饋方案可以選擇,一是領取10%報酬率的「現金」,也就是投入金額2萬元的1成,即2,000元;二是免費領取部分贈品,參加者必須繳交額外3,000至5,000元不等的服務費用,但可以免費領取400多項贈品(雖然買500家零股,但仍有少數沒有發紀念品)中的50項,超過第50項,統一加價20元購買。
利潤豐碩 計畫再擴張
很多人好奇,參與這項零股投資的最大風險為何?張駿翔馬上回應:「公司減資、下市。」「但累積至今,每人因為減資下市導致的損失,還不到300元。」相對每年10%的報酬率來說,這樣的損失可以說瑕不掩瑜。
共同參與該投資的3位家庭主婦就透露,她們通通選擇第2項方案,「這對我們很有吸引力,因為家裡需要的油、米、沐浴用品、廚具等,隨便都能省上千元,而且每年都能穩定收到,沒什麼風險。」
對於張駿翔來說,他的賺頭在「額外的贈品與禮券一律歸他」,「平均來說,每年可領到400多樣股東會紀念品,有約3分之1公司會贈送禮券,另外3分之2是民生消費品。去年1個戶頭能領到的禮券有7,000多元,今年粗略估計約8,000元。」扣除提供參與者10%報酬率,這果然是一門好生意。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張駿翔打算將零股交易從500間提高到800間,「接下來,還要推出線上直播特賣會等各種活動,對於小資族來說,投資報酬率只會更好!」他一邊說著各項計畫,眼睛再度精光閃爍,當然他的年收入也會水漲船高。
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
王伯元:快買公司 錢別給外資弄走
- 2015-07-30 01:47
- 工商時報
- 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台灣高科技公司TOP 10保留盈餘明細
|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王伯元29日指出,台灣最賺錢、保留盈餘最多的十大科技業者,外資股東掌握的現金部位接近新台幣上兆元,觀察蘋果公司外資股東的作法,科技業外資股東有權強迫處分,只需支付20%的稅金就能把大錢搬走到海外,屆時將造成台灣的優勢流血輸出。
根據他的估算,台灣高科技公司保留盈餘最高的十大企業,也是外資占比普遍超過50%的上市公司,目前保留盈餘的現金部位約台幣1.4兆元,乘上外資的持股比重,約有9,433億元,外資有權可以強迫處分,尤其是多數外資是知名跨國集團,彼此之間互有連繫,經常是聯合起來採取行動。
王伯元表示,為避免這般憾事發生,建議優異的科技業者多多主動把錢拿來買公司、併購合適的企業,特別是台灣的IC設計目前只剩3年優勢、晶圓代工只剩5年優勢,現在很需要跨步大動作。
他舉例,美國企業併購活動去年達到5年來高峰,4795件併購案、總金額達1.4兆美元,今年來NXP併購Freescale,Avago併購Broadcom、Intel併購Altera,併購動機除了追趕景氣的到來,最重要是進行垂直整合、水平整合的交互運作。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勤業眾信與眾達國際法律事務29日舉辦科技業併購研討會,由併購實務經驗豐富專家獻策,探討台灣科技業進行國內、兩岸與跨國併購策略擬定要點及執行方針,王伯元在開場時作出上述說法。
他強調,國內科技業應增加投資、海外併購,一則增加企業參與全球化的機會,另則能以控股集團的角色豐富企業組合,更能讓台灣產業在國際市場有更佳的顯著地位。
王伯元指出,台灣科技業最為強項是半導體產業,單是2014年總體IC產值就超過2.2兆元,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4%,總銷售值達全球半導體市場22%、總IC市場26%,但這般優勢的背後卻是暗潮洶湧,大陸、韓國極力追趕,我國業者居高思危,需要強而有力的支援以及整體政策的配套。
他認為,政府應該更積極加強官方及民間投資半導體產業,成立政府主導的半導體產業基金,從IC設計業開始協助整合、併購及投資新興半導體公司。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金主圈手法 大公開
2015-05-12 04:58:11 經濟日報 本報綜合報導
台股昨(11)日跌停家數達119檔,令許多市場對金主圈動態提高警戒。純墊丙、金主與主力對做、化身假外資、遭主力軋空、發行類似權證,是金主圈常見的運作手法。
首先,純墊丙就是金主與請求墊丙的主力,談好保證金成數、利息等細節,並敲定進場時間、張數後,雙方會再根據進出券商資料來比對雙方誠信。
金主與主力會對做,則是金主不按約定好的張數只買部分張數,遭主力察覺,主力展開一波連續跳空上漲的軋空,逼迫金主認敗回補。
再來是金主逢高出脫主力的股票,隨後不願逢高回補,直接利用申報違約交割、引爆股價連續重挫,再隨後於股價崩盤後低接股票,不僅賺了一波的價差,主力還倒欠金主錢。
金主圈有能力者就搖身一變為外資,此舉成為許多金主、主力喜好的管道,而且不僅是個股,也會透過以發行類似權證的方式操作。
和旺違約交割,衝擊櫃買
2015/4/22。由於和旺5505昨日跌停,證券商今日要反向沖銷可能會有問題,證券商的損失可能會擴大。市場人士指出,台股近期上下波動空間只剩約200點,多空都難做,不少內資棄守轉進陸港股市,還留在台股的主力、金主,開始玩起腥風血雨的高手過招。
和旺違約交割就是丙種與主力對作的代表作,更有市場人士直指,導致和旺違約交割是某市場主力,利用和旺股東會日期公告變更、透過融券回補操作,讓布局的融券空單大獲全勝而進行的「惡意」違約交割。和旺昨日股價以39.3元跌停價收盤,從本波3月16日的高點72.8元計算,約一個月股價跌幅達46%。
2015/4/23。 21日爆出違約交割的和旺(5505),昨(22)日又有後續違約交割情況。櫃買中心指出,22日證券商申報客戶違約買賣有9,932萬元的違約交割金額,其中和旺占了近8,600萬元。買進、賣出相抵後金額7,429萬元,其中和旺占約6,500萬元,證券商為國票及宏遠證券。合計這兩日違約交割和旺的投資人約有五至六人。
不過櫃買中心表示,和旺22日再度一價到底跌停,成交量僅376張,券商要完成反向沖銷的可能性很低。本周將會完成相關券商的查核,包括開戶的徵信、下單額度控管、風控等,作業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做全面的了解。對於爆出違約交割一事,和旺公司並未回應。
※ 引述《anti87 (天機老人)》之銘言: : http://tinyurl.com/nyshltn : 金主圈手法 大公開 : 台股昨(11)日跌停家數達119檔,令許多市場對金主圈動態提高警戒。純墊丙、金主與 : 主力對做、化身假外資、遭主力軋空、發行類似權證,是金主圈常見的運作手法。 : 首先,純墊丙就是金主與請求墊丙的主力,談好保證金成數、利息等細節,並敲定進場時 : 間、張數後,雙方會再根據進出券商資料來比對雙方誠信。 這個事件其實很值得留意。 借丙關係好的可以1成,一般是2成。相較於融資的4成、上櫃的5成, 槓桿大很多。 就跟很多人開融資的動機一樣,錢不夠才要借丙炒股。結果 丙種金主(去年10月被抓到假外資那個)突然要你多拿出2倍(1成) 到50%的(2成) 尤其是在OTC已經V轉跌到年線邊緣,主力正在跟四處周轉 甚至要跟地下錢莊借錢的生死關,完全是雨天收傘的行為。 所以哪裡還有錢,就會全部賣。好股壞股都先變現。 是台股獨特的現象,每一兩年就會出現一次。 出現時,外資再怎麼拉抬,台股就是拉不動,有很嚴重的向下沉淪的力量。 陷入小鬼股五鬼纏身的惡運。 這其實是因為台股跟S&P 500一樣是市值加權,再怎麼小隻的鬼, 100隻合在一起跌,也是比台GG大隻。 結果從昨天進出券商來看,確實有不少平常成交量極低的本土券商, 突然暴出大量。金主的人頭戶應該就是開在這些號子。 題外話,這也是大戶金主反對證所稅的主因,並非課稅問題, 而是人頭戶曝光問題。 基本上借丙是要用金主的人頭戶。 : 金主與主力會對做,則是金主不按約定好的張數只買部分張數,遭主力察覺,主力展開一 : 波連續跳空上漲的軋空,逼迫金主認敗回補。 : 再來是金主逢高出脫主力的股票,隨後不願逢高回補,直接利用申報違約交割、引爆股價 : 連續重挫,再隨後於股價崩盤後低接股票,不僅賺了一波的價差,主力還倒欠金主錢。 : 金主圈有能力者就搖身一變為外資,此舉成為許多金主、主力喜好的管道,而且不僅是個 : 股,也會透過以發行類似權證的方式操作。 : comment : 有人看得懂嗎? 這個只要Google雷伯龍違約交割事件,就能了解了。 丙種金主錢借你,但戶頭是他的。他貪一點,覺得你不行了,就會幫你放空。 你買進多少貨,他就賣出多少貨。因為你本來就沒錢才跟他借, 到時,他放空的價差,跟你欠的錢都落袋為安。 也避免,你實在不行,像基亞一樣,借了錢連續跌停鎖死,也沒錢還丙。 最後還要派出殺手幹掉其中一個炒手警告才會打開。 但這種作法極其無良,心黑到不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丙種金主是個圈,不是個人。 每次OTC被切腹,殺到腸子都掉出來,裡面的大便都洗乾淨了, 又會突然像得道升天一樣,亂噴一通。 但已經被洗出場的主力、散戶就只能徒呼負負幹到沒力。 台股到季線有強力買盤在死撐,OTC又來個年線破底翻, 這裡恐怕又會有光怪陸離的走勢。如果丙種連周選結算也要貪, 就會拖到周四,不然也許明天就會很激情。
和旺違約交割,衝擊櫃買
2015/4/22。由於和旺5505昨日跌停,證券商今日要反向沖銷可能會有問題,證券商的損失可能會擴大。市場人士指出,台股近期上下波動空間只剩約200點,多空都難做,不少內資棄守轉進陸港股市,還留在台股的主力、金主,開始玩起腥風血雨的高手過招。
和旺違約交割就是丙種與主力對作的代表作,更有市場人士直指,導致和旺違約交割是某市場主力,利用和旺股東會日期公告變更、透過融券回補操作,讓布局的融券空單大獲全勝而進行的「惡意」違約交割。和旺昨日股價以39.3元跌停價收盤,從本波3月16日的高點72.8元計算,約一個月股價跌幅達46%。
2015/4/23。 21日爆出違約交割的和旺(5505),昨(22)日又有後續違約交割情況。櫃買中心指出,22日證券商申報客戶違約買賣有9,932萬元的違約交割金額,其中和旺占了近8,600萬元。買進、賣出相抵後金額7,429萬元,其中和旺占約6,500萬元,證券商為國票及宏遠證券。合計這兩日違約交割和旺的投資人約有五至六人。
不過櫃買中心表示,和旺22日再度一價到底跌停,成交量僅376張,券商要完成反向沖銷的可能性很低。本周將會完成相關券商的查核,包括開戶的徵信、下單額度控管、風控等,作業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做全面的了解。對於爆出違約交割一事,和旺公司並未回應。
※ 引述《anti87 (天機老人)》之銘言: : http://tinyurl.com/nyshltn : 金主圈手法 大公開 : 台股昨(11)日跌停家數達119檔,令許多市場對金主圈動態提高警戒。純墊丙、金主與 : 主力對做、化身假外資、遭主力軋空、發行類似權證,是金主圈常見的運作手法。 : 首先,純墊丙就是金主與請求墊丙的主力,談好保證金成數、利息等細節,並敲定進場時 : 間、張數後,雙方會再根據進出券商資料來比對雙方誠信。 這個事件其實很值得留意。 借丙關係好的可以1成,一般是2成。相較於融資的4成、上櫃的5成, 槓桿大很多。 就跟很多人開融資的動機一樣,錢不夠才要借丙炒股。結果 丙種金主(去年10月被抓到假外資那個)突然要你多拿出2倍(1成) 到50%的(2成) 尤其是在OTC已經V轉跌到年線邊緣,主力正在跟四處周轉 甚至要跟地下錢莊借錢的生死關,完全是雨天收傘的行為。 所以哪裡還有錢,就會全部賣。好股壞股都先變現。 是台股獨特的現象,每一兩年就會出現一次。 出現時,外資再怎麼拉抬,台股就是拉不動,有很嚴重的向下沉淪的力量。 陷入小鬼股五鬼纏身的惡運。 這其實是因為台股跟S&P 500一樣是市值加權,再怎麼小隻的鬼, 100隻合在一起跌,也是比台GG大隻。 結果從昨天進出券商來看,確實有不少平常成交量極低的本土券商, 突然暴出大量。金主的人頭戶應該就是開在這些號子。 題外話,這也是大戶金主反對證所稅的主因,並非課稅問題, 而是人頭戶曝光問題。 基本上借丙是要用金主的人頭戶。 : 金主與主力會對做,則是金主不按約定好的張數只買部分張數,遭主力察覺,主力展開一 : 波連續跳空上漲的軋空,逼迫金主認敗回補。 : 再來是金主逢高出脫主力的股票,隨後不願逢高回補,直接利用申報違約交割、引爆股價 : 連續重挫,再隨後於股價崩盤後低接股票,不僅賺了一波的價差,主力還倒欠金主錢。 : 金主圈有能力者就搖身一變為外資,此舉成為許多金主、主力喜好的管道,而且不僅是個 : 股,也會透過以發行類似權證的方式操作。 : comment : 有人看得懂嗎? 這個只要Google雷伯龍違約交割事件,就能了解了。 丙種金主錢借你,但戶頭是他的。他貪一點,覺得你不行了,就會幫你放空。 你買進多少貨,他就賣出多少貨。因為你本來就沒錢才跟他借, 到時,他放空的價差,跟你欠的錢都落袋為安。 也避免,你實在不行,像基亞一樣,借了錢連續跌停鎖死,也沒錢還丙。 最後還要派出殺手幹掉其中一個炒手警告才會打開。 但這種作法極其無良,心黑到不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丙種金主是個圈,不是個人。 每次OTC被切腹,殺到腸子都掉出來,裡面的大便都洗乾淨了, 又會突然像得道升天一樣,亂噴一通。 但已經被洗出場的主力、散戶就只能徒呼負負幹到沒力。 台股到季線有強力買盤在死撐,OTC又來個年線破底翻, 這裡恐怕又會有光怪陸離的走勢。如果丙種連周選結算也要貪, 就會拖到周四,不然也許明天就會很激情。
2015年1月5日 星期一
融卷 有何秘密?
證交所重大訊息公告 (3545)旭曜-公告本公司董事會決議辦理股票更名換票事宜 1.事實發生日:104/01/05 2.公司名稱:敦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旭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傳播媒體名稱:不適用 6.報導內容:不適用 7.發生緣由: 一、本公司業經2015年1月5日股東臨時會決議更名,本公司名稱由「旭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敦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並依「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換發有價證券作業程序」擬定股票更名換發作業計畫書。 二、本次應換發之股票,包括歷年發行之全部公開發行股票,暫訂415,907,006股,每股面額為新台幣10元,共計新台幣4,159,070,060元,每壹股換發新股票壹股,採無實體方式帳簿劃撥登錄及交付,無實體換發有價證券基準日股東名簿記載之股東依其持股比例換發,換發比率為100%。若因可轉換公司債轉換或執行員工認股權而致換票股數增加,將另行公告之。 三、本次更名換發之新股票其權利義務與舊股票相同。 四、暫定股票換發日程: (1)舊股票最後過戶日:2015年3月9日 (2)停止過戶日:2015年3月10日~2015年3月19日 (3)新股票換發基準日:2015年3月14日 (4)新股票開始換發及上市日:2015年3月20日 (5)舊有價證券終止上市日期:2015年3月20日 (6)自新股票上市買賣之日起,舊股票不得作為買賣交割之標的。 五、換發之程序及手續: (1)本次換發之新股票一律採用無實體發行,即屆時將不再發行現券,故請尚未在證券商營業處所開設集保帳戶之股東,儘速至往來證券商開立集保帳戶,以利辦理換發作業。 (2)已過戶舊股票換發:請股東持舊股票、原留印鑑章及證券集保存摺至本公司股務代理機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代理部辦理。 (3)未過戶舊股票換發:請股東持舊股票、轉讓過戶申請書、買進報告書或交易稅單、股票領回號碼清單等相關證明文件及身分證正反面影本、股東印鑑卡、印鑑章及證券集保存摺至本公司股務代理機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代理部辦理。 (4)已送存證券集保公司之股票,由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司於新股上市買賣日統一換發為無實體之新股上市,不需辦理任何手續。 (5)本公司股務代理機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代理部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83號5樓 電話:(02)6636-5566 六、有關更名換股作業計畫、新股票換發及上市日期待經相關主管機關核准後而進行,俟後若因實際作業或因主管機關要求而需進行調整,包括換票相關日期、實際換發股數及其他未盡事宜,擬授權董事長全權處理之。 七、本計劃書於取得相關主管機關核准後由本公司洽臺灣證券交易所核定後辦理之。 |
‧相關個股: 3545旭曜 大聯大(3702)原券資比高達70%以上 2012 今天3月1日突然融券券償17,488張!!!應該就是之前大傳跟大聯大換股合併,有人買進大傳並放空大聯大鎖定價差. 而3/1換到股票之後就可以還券了,依據我的經驗我想應該是這樣. 希望有幫助到你! 大聯大」因與大傳企業轉換增資股於2012.03.01上市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2-03-01 10:59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代號:3702)因與大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股份轉換增資發行新股之101年增資新股權利證書上市開始買賣日期。
一、上市證券種類及數量:普通股新股權利證書71,859,090股。
二、上市證券開始買賣日期:民國101年3月1日。
三、上市證券權利義務:與原已發行之股份相同。
四、其他:上開公司已於101年1月17日將「發行新股、公司債暨有價證券交付或發放股利前辦理之公告」之相關資訊公告於公開資訊觀測站。
知識問題
| 融卷 有何秘密?
請問為何之前有人大量的融卷 ? 現在卻大量的用 融券 券償回補
很明顯的可以看到應該不是一般散戶 請問這樣做的目的為何呢? PS: 在這段期間內, 股價不太動
這情況稱之為『卷償』,也就是說你拿股票去還,比如你有參加除權,那你要等一陣子才能拿到股票,但你怕股價跌下來,所以你先鎖單,鎖單的意思就是先放空,等到除權股票拿到後,你再以盤後交易現卷償還就可。
通常融卷出現大量原因有三 一‧正常的嘎空行情,出現情況是,資增卷更增,卷資比比例越來越高。 二、禿鷹啃食最後腐屍價值(如 博達 雅新 仕欽 歌林 等發生時都是 卷增 資減) 三、對價套利 鎖單 通常是出現在增資股出爐,或海外發行相關到其憑證等,配股 除權後或認購股出爐等或大戶購買權證執行履約而鎖單等等.... 何謂現券償還 客戶以集中保管之有價證券申請現券償還時,應填具「現券償 還轉帳申請書」,並由代理證券商操作「現券償還」交易 (交 易代號711) 或「現券償還媒體傳送」交易 (交易代號711S) 通知集保公司將有價證券由客戶集中保管劃撥帳戶撥入證券金融 事業融資融券專戶,及辦理客戶信用餘額異動資料之維護。 專業上沒有資償這個專有名詞!! 正確的應該是 現金償還(現償或卷償) 委託人以現金或證券,償還融資或融券 情況
因此 日後投資人抽中籤或是增資認購後而擔心日後領到股票股價下跌,這就是信用戶發揮最大功效時候,散戶不可不知的抄盤技術。
參考資料股癡傳人
|
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換個大戶腦 五個不一樣讓你不再住「套房」
撰文 / 歐陽善玲、唐祖貽、林心怡
出處 / 今周刊 871期 2013/08/29
出處 / 今周刊 871期 2013/08/29
為什麼大戶與散戶命運差很大?《今周刊》針對一百位超級營業員進行調查,透過他們第一手觀察發現,兩者在認賠及獲利態度、進出場及加碼時機等五種投資行為,皆大不相同,想要終結虧損命運的散戶投資人,一定要知道。
有人說,散戶永遠是輸家,姑且不論這句話是否屬實,背後至少有兩個意涵:一是若能掌握散戶動向,跟著對作肯定能賺錢;另一則是要避免淪為被痛宰的羔羊,首要任務,就是跳脫散戶思惟,向股市贏家看齊。
為破解大戶與散戶的宿命密碼,《今周刊》針對一百位擁有億元客戶的超級營業員進行調查,透過客觀、中立的第一手觀察,找出這兩大族群在股市行為中的不同。
差異一:加碼時機
當台積電大漲,大戶追、散戶賣
首先,近八八%的超級營業員認為,相對於散戶,大戶對剛開始賺錢的股票,更勇於加碼。華南永昌證券營業部副總經理許人祥舉例,像今年一月,台積電站上一百元時,就有不少散戶認為漲太高了,而搶著出脫;但看在大戶眼裡,卻認為是「漲勢確立」,而勇於追價加碼。
「散戶對股價容易預設立場,一旦漲幅超乎預期,就會怕怕的,持股不容易抱穩;但大戶看見台積電進入百元俱樂部,反而更有信心,認為營運狀況更穩,更值得投資,差異很明顯。」許人祥指出,身邊有些大戶,就是在台積電站上一百元時進場,然後在一一○元以上出脫,證明追價未必危險。
事實上,真正讓散戶受傷的關鍵,是不忍心賠錢賣股,也就是停損觀念有待加強。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中鋼。以前,中鋼是老牌績優股,配息穩定,與台塑四寶一樣,被當作退休族投資首選;但這幾年,鋼鐵產業趨勢改變,中鋼營收獲利也大不如前,有些老客戶從二十多元一路加碼,最高買在三十元。然而,當趨勢扭轉,一般散戶卻捨不得賣,原本賺錢的投資,最後都會賠錢。」蔡宗賢說。
他分析,「大戶在意的是如何有效率的賺錢,如果投資發生虧損,當下就會迅速認賠,將資金轉往更有獲利效率的標的;也就是將眼光放在未來,而非計算過去的虧損。但散戶卻老掛念著賠錢部位,打死不肯面對事實,才會導致虧損擴大。」
凱基證券副總經理俞全福引述投資名言:「看好手中虧損的股票,賺錢的股票會自己照顧自己」,來強調停損、風險控管的重要。操作股票的第一課,就是學習停損,能夠承受小幅虧損的痛苦,才是成為股市贏家的必備條件。
但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六成四的散戶不會或無法執行停損;而逾七成大戶必在虧損三成內停損。這就是大戶只要賺一筆,就能彌補多次小賠的損失,而散戶即使小賺很多次,只要賠一次就很難翻身的重要原因。
差異三:研判產業後市
當聯發科連跌三日,散戶拋、大戶撿
面對虧損,散戶除了難以「斷捨離」外,當優質公司遇到倒楣事,大戶與散戶作法也截然不同。康和證券營業員何信怡表示,「像七月中旬,聯發科因市場消息連跌了五天,散戶都嚇到,趕在第三天下跌時急忙賣出。當時我勸幾位客戶不要賣,因為聯發科屬於優質大型股,技術在水準之上,短線雖受到高通、華為等大廠夾殺,股價波動遽增,但從產業競爭力來看,公司仍舊實力堅強。
為破解大戶與散戶的宿命密碼,《今周刊》針對一百位擁有億元客戶的超級營業員進行調查,透過客觀、中立的第一手觀察,找出這兩大族群在股市行為中的不同。
差異一:加碼時機
當台積電大漲,大戶追、散戶賣
首先,近八八%的超級營業員認為,相對於散戶,大戶對剛開始賺錢的股票,更勇於加碼。華南永昌證券營業部副總經理許人祥舉例,像今年一月,台積電站上一百元時,就有不少散戶認為漲太高了,而搶著出脫;但看在大戶眼裡,卻認為是「漲勢確立」,而勇於追價加碼。
「散戶對股價容易預設立場,一旦漲幅超乎預期,就會怕怕的,持股不容易抱穩;但大戶看見台積電進入百元俱樂部,反而更有信心,認為營運狀況更穩,更值得投資,差異很明顯。」許人祥指出,身邊有些大戶,就是在台積電站上一百元時進場,然後在一一○元以上出脫,證明追價未必危險。
事實上,真正讓散戶受傷的關鍵,是不忍心賠錢賣股,也就是停損觀念有待加強。
調查問及「個股虧損狀況」,有六九%營業員認為,相對於散戶,大戶對虧損部位較勇於減碼,而這恐怕才是散戶愈投資錢愈薄的主因。
差異二:停損認賠
當中鋼轉空,散戶撐、大戶撤
日盛金控蔡宗賢從事證券業務十餘年,他的觀察是:大戶比散戶更捨得砍股票。「對大戶來說,當投資方向看錯,就會趕緊修正,認賠出脫是家常便飯;但散戶要承認虧損是非常痛苦的,多半是擺著不去理它,期待股價能漲回來,少賠一點,其結果一定更慘。」
差異二:停損認賠
當中鋼轉空,散戶撐、大戶撤
日盛金控蔡宗賢從事證券業務十餘年,他的觀察是:大戶比散戶更捨得砍股票。「對大戶來說,當投資方向看錯,就會趕緊修正,認賠出脫是家常便飯;但散戶要承認虧損是非常痛苦的,多半是擺著不去理它,期待股價能漲回來,少賠一點,其結果一定更慘。」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中鋼。以前,中鋼是老牌績優股,配息穩定,與台塑四寶一樣,被當作退休族投資首選;但這幾年,鋼鐵產業趨勢改變,中鋼營收獲利也大不如前,有些老客戶從二十多元一路加碼,最高買在三十元。然而,當趨勢扭轉,一般散戶卻捨不得賣,原本賺錢的投資,最後都會賠錢。」蔡宗賢說。
他分析,「大戶在意的是如何有效率的賺錢,如果投資發生虧損,當下就會迅速認賠,將資金轉往更有獲利效率的標的;也就是將眼光放在未來,而非計算過去的虧損。但散戶卻老掛念著賠錢部位,打死不肯面對事實,才會導致虧損擴大。」
凱基證券副總經理俞全福引述投資名言:「看好手中虧損的股票,賺錢的股票會自己照顧自己」,來強調停損、風險控管的重要。操作股票的第一課,就是學習停損,能夠承受小幅虧損的痛苦,才是成為股市贏家的必備條件。
但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六成四的散戶不會或無法執行停損;而逾七成大戶必在虧損三成內停損。這就是大戶只要賺一筆,就能彌補多次小賠的損失,而散戶即使小賺很多次,只要賠一次就很難翻身的重要原因。
差異三:研判產業後市
當聯發科連跌三日,散戶拋、大戶撿
面對虧損,散戶除了難以「斷捨離」外,當優質公司遇到倒楣事,大戶與散戶作法也截然不同。康和證券營業員何信怡表示,「像七月中旬,聯發科因市場消息連跌了五天,散戶都嚇到,趕在第三天下跌時急忙賣出。當時我勸幾位客戶不要賣,因為聯發科屬於優質大型股,技術在水準之上,短線雖受到高通、華為等大廠夾殺,股價波動遽增,但從產業競爭力來看,公司仍舊實力堅強。
」
「當散戶擔心虧損,不明究裡地砍出聯發科時,同一時間,大戶卻開始進場,形成散戶丟、大戶撿的局面。」何信怡說,由於對比太過強烈,才留下深刻印象。
而聯發科股價在五個交易日內,從三六○元一路跌到最低三一五元,後來展開反彈,一個月內股價又重新站上三八○元;身邊就有大戶在三二○元附近進場,三七○元左右賣出,一個月獲利逾一五%,又是一筆漂亮交易。
前富邦證券協理陳潔怡認為,散戶失敗的關鍵,除了人性,最大原因還是對於基本面的研究不夠深入;當個股下跌時,無法有效釐清前因後果,造成該留的股票砍出,不該留的股票,卻牢牢抱緊的窘境。「其實大戶蒐集到的資訊,散戶也都可以取得,只因散戶無法分辨哪些是有用的資訊,才總是錯過了未來的飆股,而死守著過去的飆股。」
差異四:趨勢敏感度
當酒駕要重罰,大戶敏銳布局大車隊
相較於散戶,大戶對日常生活中的投資契機敏銳度也較高,對新事物的求知欲也更強。何信怡再舉一例說明,「今年六月,酒駕《刑法》新修正條文因下修了酒精濃度,就引起大戶注意,認為酒後駕車一旦重罰,一般人必不敢以身試法,未來計程車生意一定大好。身邊投資嗅覺靈敏的客戶,就開始研究、布局大車隊,後來便在七十多元左右買進,到現在已賺了一倍。」
另外,散戶對陌生事物的態度也略嫌保守。「像生技業,散戶就興趣缺缺,也沒有強烈求知欲望;但大戶不同,他們很願意投入時間及心力在不熟悉的領域,只要趨勢是對的,態度就相對開放。因此大戶會賺錢絕非偶然,而是勇於吸收新知,將生活與投資緊密連結的結果。」何信怡強調。
中國信託證券協理張念祖也補充,「大戶功課都做得相當充分,重視公司的財務狀況與所屬產業的地位;再從各方蒐集來的資訊中推估未來發展性、獲利狀況,以及未來合理的本益比、目標價;並留意該公司董監事、大股東及外資、法人的持股狀況,做出綜合評估。對基本面的掌握相對細膩,一般散戶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差異五:投資行為
大戶違反人性,散戶順從人性
站在小散戶立場,要學習大戶的投資思惟、操作手法,恐怕無法一蹴可幾。根本原因,在於散戶行為是符合人性,而大戶作法則是違反了人性;也正因為如此,大戶才能成為「二八法則」中,百分之二十賺走百分之八十財富的贏家。
「行為財務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處分效應』,即大多數投資人因害怕失敗,很容易先賣出手中賺錢的股票,保留套牢的部位,出盈保虧。」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指出,像調查中高達六三.八%的散戶,不會或無法執行停損,這樣的行為符合人性,卻賺不到錢。
反觀大戶,遇到虧損就趕快賣出、賺錢的股票則緊抱不放甚至加碼,其實違反了「處分效應」,但也克服了人性弱點;股市贏家永遠屬於少數人,道理正是如此。
跟著大戶下單,不一定賺得到錢
很多人以為,券商超級營業員能同步掌握大戶動態的優勢,跟著下單,在股市賺到大錢,事實並非如此。「像我都會跟我的營業員說不要跟我的單,因為有些單量只是『虛晃招式』,並非我真正的投資想法,跟錯單,是會賠錢的!」身價上億元的股市大戶蕭明道,都會如此告誡他的營業員。
「當散戶擔心虧損,不明究裡地砍出聯發科時,同一時間,大戶卻開始進場,形成散戶丟、大戶撿的局面。」何信怡說,由於對比太過強烈,才留下深刻印象。
而聯發科股價在五個交易日內,從三六○元一路跌到最低三一五元,後來展開反彈,一個月內股價又重新站上三八○元;身邊就有大戶在三二○元附近進場,三七○元左右賣出,一個月獲利逾一五%,又是一筆漂亮交易。
前富邦證券協理陳潔怡認為,散戶失敗的關鍵,除了人性,最大原因還是對於基本面的研究不夠深入;當個股下跌時,無法有效釐清前因後果,造成該留的股票砍出,不該留的股票,卻牢牢抱緊的窘境。「其實大戶蒐集到的資訊,散戶也都可以取得,只因散戶無法分辨哪些是有用的資訊,才總是錯過了未來的飆股,而死守著過去的飆股。」
差異四:趨勢敏感度
當酒駕要重罰,大戶敏銳布局大車隊
相較於散戶,大戶對日常生活中的投資契機敏銳度也較高,對新事物的求知欲也更強。何信怡再舉一例說明,「今年六月,酒駕《刑法》新修正條文因下修了酒精濃度,就引起大戶注意,認為酒後駕車一旦重罰,一般人必不敢以身試法,未來計程車生意一定大好。身邊投資嗅覺靈敏的客戶,就開始研究、布局大車隊,後來便在七十多元左右買進,到現在已賺了一倍。」
另外,散戶對陌生事物的態度也略嫌保守。「像生技業,散戶就興趣缺缺,也沒有強烈求知欲望;但大戶不同,他們很願意投入時間及心力在不熟悉的領域,只要趨勢是對的,態度就相對開放。因此大戶會賺錢絕非偶然,而是勇於吸收新知,將生活與投資緊密連結的結果。」何信怡強調。
中國信託證券協理張念祖也補充,「大戶功課都做得相當充分,重視公司的財務狀況與所屬產業的地位;再從各方蒐集來的資訊中推估未來發展性、獲利狀況,以及未來合理的本益比、目標價;並留意該公司董監事、大股東及外資、法人的持股狀況,做出綜合評估。對基本面的掌握相對細膩,一般散戶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差異五:投資行為
大戶違反人性,散戶順從人性
站在小散戶立場,要學習大戶的投資思惟、操作手法,恐怕無法一蹴可幾。根本原因,在於散戶行為是符合人性,而大戶作法則是違反了人性;也正因為如此,大戶才能成為「二八法則」中,百分之二十賺走百分之八十財富的贏家。
「行為財務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處分效應』,即大多數投資人因害怕失敗,很容易先賣出手中賺錢的股票,保留套牢的部位,出盈保虧。」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指出,像調查中高達六三.八%的散戶,不會或無法執行停損,這樣的行為符合人性,卻賺不到錢。
反觀大戶,遇到虧損就趕快賣出、賺錢的股票則緊抱不放甚至加碼,其實違反了「處分效應」,但也克服了人性弱點;股市贏家永遠屬於少數人,道理正是如此。
跟著大戶下單,不一定賺得到錢
很多人以為,券商超級營業員能同步掌握大戶動態的優勢,跟著下單,在股市賺到大錢,事實並非如此。「像我都會跟我的營業員說不要跟我的單,因為有些單量只是『虛晃招式』,並非我真正的投資想法,跟錯單,是會賠錢的!」身價上億元的股市大戶蕭明道,都會如此告誡他的營業員。
通常大戶進出的證券戶頭不只一個,多則甚至有十幾個,即使整體獲利績效亮眼,但並不是每個戶頭都會賺。有時怕別人算籌碼,了解他的投資動向甚至會做一些投資「假動作」,就會在某些戶頭下違背本意的單子。
一位曾經接過股市期貨大戶張松允單子的營業員,就曾私下抱怨過,跟了幾次單都是賠錢收場;後來,他聽到張松允在他跟單那陣子都是大賺的消息,才驚覺自己跟錯單平白賠了不少錢。因此,了解大戶的投資邏輯,才是散戶提高獲利勝算的王道。(林心怡)
一位曾經接過股市期貨大戶張松允單子的營業員,就曾私下抱怨過,跟了幾次單都是賠錢收場;後來,他聽到張松允在他跟單那陣子都是大賺的消息,才驚覺自己跟錯單平白賠了不少錢。因此,了解大戶的投資邏輯,才是散戶提高獲利勝算的王道。(林心怡)
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
訂閱:
文章 (Atom)